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九届博士生论坛
发布日期:2015-04-16
来源:科研处
访问量:
2014年5月10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九届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此次博士生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出席会议。此外,《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员、《外交评论》编辑部执行主编陈志瑞编审、中央党校门洪华教授、国际关系学院林宏宇教授、上海社科院刘鸣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江教授、郑州大学余丽教授和复旦大学陈志敏教授、苏长和教授、徐以骅教授、陈玉刚教授、张建新教授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近40篇博士论文。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来自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的15位同学脱颖而出,入围本次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教授主持了论坛的开幕式。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发表寄语,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玉刚教授致辞。陈志敏教授对博士生论坛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各位专家和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秦亚青教授主要就学术创新资源谈了自己的感想。秦亚青教授认为虽然创新资源很多,但文化是不能浪费的一种资源。这其中有几种类似的资源可以利用,例如中国文化、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等都是学术活动的重要资源。秦亚青教授希望大家,尤其是年轻的博士,能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和资源,真正为全球的国际关系,知识发展、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做出贡献。陈玉刚教授主要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改革,并邀请学会专家对复旦大学学位授权点和培养的学生质量进行评估。
本次论坛根据论文主题共划分为五个议程,分别为:中国外交与国际规范、中国外交与国际制度、国际制度的发展与运行、国际关系的历史、文化与理论和中国外交的手段与路径。
与会专家在仔细阅读各位同学的文章之后,有针对性的对文章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一些有待修改之处,从而促进博士生的进步。就如秦教授和在座的一些老师所言,本次论坛入围文章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各位同学试图创新的意识。陈志瑞主编和在座老师也为博士生的论文写作提出了几点建议:(1)论文写作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行文(包括案例的选择)要契合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展开,而不能过分偏离;(2)文章的概念使用和概念界定需严谨,不能将特定的概念泛化使用,也不能在文章中过分堆砌过多的概念;(3)文献梳理要避免简单和片面,要尽量做到有深度;(4)文章的设计要具有逻辑性,做到逻辑自洽,行文流畅,包括语言的使用等需尽量做到平实、准确;(5)论文写作仍需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本次论坛的闭幕式由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系主任徐以骅教授总结发言。徐教授提出了学界政策咨询和对策研究的四个任务:即要形成关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当前动态的分析;要向国际社会有效阐释中国的国情、政策、实践、论辩、设置议题;塑造我国国际形象,参与公共外交,其中,学者应当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领导公共舆论的能力以及对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建议。他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研究本土化的趋势和世界化的趋势不能隔离开来。最后,徐教授对学生提出三点建议:出思想,对问题有自己系统的看法;要有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国的全方位走出去战略,一定要有自己的数据;出对策,政策研究要和理论研究要结合。
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论坛为博士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最原始的平台,为国际关系博士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与会各位老师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