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六届博士生论坛
发布日期:2014-04-29
来源:科研处
访问量:
几年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一直与各高校合作,成功举办了多届博士生论坛,很多优秀博士生借此机会脱颖而出,更有不少后来发展成为国关界的中青年骨干研究力量。为延续这一良好学术传统,培育学术新秀,砥砺学问,交流思想,2011年6月1-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以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六届博士生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38位来自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党校、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的同学向会议提交了论文,最后共有15位博士生经评审后入围。来自外交学院、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等单位的15位点评专家与会。在延续前几届论坛有效的遴选机制基础上,本次论坛也凸显了两大特色。第一,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博士生首次参加了论坛。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候选人刘萧翔同学向大会提交了《俄属远东“黄祸论”——一个建构主义视角的解析》一文,获得与会专家的赞扬,并荣获三等奖。第二,本届论坛增加了评奖环节。在察哈尔学会的支持下,论坛共评出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一等奖空缺)。
在延续此前侧重国际关系理论研讨的特色基础上,本届博士生论坛尤其重视在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中加强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如有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互动,对当前主导中国外交研究的“社会化”研究议程提出质疑,强调中国政府在转变人权理念、推进人权事业以及参与国际人权规范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认为应当更加重视行为体的自主性问题,关注国家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和变革,更多地从国际—国内互动的视角思考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这一历史性命题。还有文章探讨了中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态度和行为转变过程。在批评美国干预论、制度参与论和战略文化论三种解释路径的基础上,论文认为合法性因素是中国核不扩散态度与行为变化的关键。另外,本届论坛参与论文也试图从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经验中寻求新的理论突破点。有论文指出,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只有当国家成为霸主,它才会停止追求权力,转而维持权力,成为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国际体系也将会成为一种霸权体系结构。但古代中国的例子并不是如此,秦国并不满足成为区域霸主,它通过不断武力扩张,缔造了前无古人的新的中华帝国。对此,秦国的经验并不符合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预期。有论文从“礼法合一”及“古今相通”两个层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学者研究“先秦国际法”的主要关切和叙述手法,指出民国“先秦国际法”研究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具有重要启示。还有论文考察了“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设目标远未实现的原因。论文认为从客观上讲,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没有明确的文化、价值观基础,建设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不啻是为空中楼阁。而且主观上也由于中国学者面临着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困惑。
与会的点评专家肯定了博士生在运用国际关系理论检验中国经验、探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新途径等问题上所做的初步探索,但也强调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性。秦亚青教授在题为《学习与创新》的主旨讲话中谈到学习没有终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艰辛和与时俱进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但学习不只意味着接受和吸纳,学习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在学习中创新永远都是学者的亲历。学习和创新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动的。学术是永无止境的,因为它启动的学习过程、思辨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无止境的。学术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它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应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各种营养,以开放的心态生产各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