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七届博士生论坛
发布日期:2014-04-29
来源:科研处
访问量:
2012年8月18-1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生论坛在外交学院对外交流中心举办。此次博士生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以及《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欧洲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在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后,来自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16位博士生脱颖而出,入围参加本次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主持了论坛,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辞。朱教授指出本届博士生论坛将延续历届论坛的宗旨,也即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建设和鼓励学术创新,为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生提供一个创新、多元、兼容并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讨论平台。
在整个论坛过程中,本着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敬重学术,敬畏学术的精神,对所有相关议题进行了严肃、客观、深入、深刻的探讨。论坛文章主题涵盖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既有对历史问题的追溯,比如贾付强同学关于“俄罗斯东正教的公共外交活动及其启示(1943-1953)”的分析;也有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关注,比如王亮同学就“欧债危机与欧盟一体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总体来说,本届博士生论坛围绕以下主题进行:理论思考,中国的崛起与对外关系,美国对外战略挑战,欧债危机,全球治理以及公共外交。
在理论探讨的部分,同学们在梳理和介绍理论的同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研究设计。论文对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提出质疑,并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创新的见解。比如步少华同学认为温特的结构—施动者模型过于简单,在对结构化理论进行审视后,作者以“结构和行为体的相对重要性与关联性是随着社会本体深度的变化而逐渐调整的”为逻辑,提出自己的一套结构—施动者模型。以此希望能够“打破原有建构主义研究的中心概念—文化,有助于弥合理性主义与理念主义之间的鸿沟”。金新同学从空间转向的命题出发,借鉴相关学科,将空间作为一个变量,以空间的思维审视国际社会,试图对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作补充,构建国际关系的空间理论。
在关于中国外交的讨论中,以中国国力上升为背景,本着对中国大战略的好奇与追问,李侃同学对“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与现实世界存在冲突,而这些冲突的背后隐含着中国理想世界的雏形。”指出由于“中国自身的独特性和巨大的规模效应,使中国无论做出何种国家意义上的政策决策都足以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关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王冲和祝鸣两位同学分别从“缅甸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以及“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非基建合作”两个事件出发,主张中国需要在“国家政策、企业治理、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方面提出应对之策,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祝鸣的文章中认为,“在推动非洲地区一体化方面,中国可以逐步完善从非洲全局的层次进行前瞻设计和谋划;同时,中国企业应更为重视国际交流和对话,从而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增信释疑;此外,也应借助国际组织和基金会的力量加强国际宣传”。这些在作者看来都有助于提高中国更高的国际可信度,推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
针对美国亚太战略,凌胜利和郭杰妮两位同学,从联盟的角度以及离岸制衡的角度,基于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因,指出中美关系是影响亚太联盟转型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外交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凌胜利同学认为,“为了管控中国的崛起,美国借助亚太盟友共同施压,为了适应当前美国亚太战略、对华战略的需要,美国开始调整其亚太联盟转型,未来美国亚太联盟将主要受到美国对华战略的遏制与接触程度的影响,呈现岛链化、北约化、雁阵化、赫尔辛基化四大趋势。”周厚虎的文章则关注美国霸权战略中的软实力要素,指出“在美国的崛起以及美国霸权的确立维系过程中,观念文化和制度等软实力要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国民观念,国家文化以及国际制度为基本变量分析了美国霸权战略中的软实力因素。作者认为“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巧实力’外交理念,与新孤立主义、新干涉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和平论一样,是美国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新标签”;“确保美国全球霸权优势,基于对权力和安全追求的现实主义理论依然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
在目前世界面临全球治理能力不足的背景下,陈建山和余博闻两位同学从“新兴大国”崛起的角度,认为“新兴大国”应该更多的融入全球治理领导机制,加速全球治理领导机制的改革进程,具有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余博文同学对文献进行了深入梳理,明确分析了在现有领导体制衰落的情况下,影响权力交接的核心因素,并提出双核模式,也即“通过以BRICS为轴心整合南南合作,进而在G20内部建立BRICS-G7双核领导体制”,以期以此推动全球治理获得新领导力量。韦进深同学集中关注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一事实,指出在国际体系转型时期个别成员国利用了一些体系的松动和规则的退化。该文明确了为了解民主国家的遵约问题,了解其国内政治制度的必要性。这篇文章让我们思考有些国际规范是否太过超前。
在论及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之一的“欧债危机”时,王亮的文章意在对欧债危机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互动进行直观分析。他指出欧债危机的根源所在,也即南欧国家出现问题带来系统化危机,同时,他对当前欧债危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作者认为解决欧债危机的办法是要完善或者建立相应的金融稳定机制以及共同的财政纪律。依作者的观点,欧盟一体化水平会随着欧债危机的解决而进一步提高。
作为本届论坛唯一一篇涉及公共外交的文章,贾付强同学从宗教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俄罗斯东正教会在1943-1953年期间对外所展开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并指出这些活动对于构建苏联和平的国际形象的重大意义。
鼓励各位同学发现、提出问题,并在论述和解决问题层面上勇于创新是举办博士生论坛的目的所在。入选的论文无一不体现着博士生在理论和实证研究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性思考。专家的指导和精彩点评是论坛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论坛成功的基础。各位与会的专家在认真阅读相关论文后,本着学术平等的原则,从学术的角度,针对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明确指出可供改进的建议。比如,就“新现实主义适用于对外政策分析吗”一文,与会专家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探讨权力结构对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而没有必要沉浸在70年代的Waltz的论述中”。针对与会博士生在选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学者建议各位同学“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过去40年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仔细认真地梳理,明了国际学术界最前沿的研究”,这有助于各位同学提出和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希望同学们的研究能够“落到基层,找出具体问题,进行实在研究,而不是站在一个学科的制高点指点江山”。在鼓励大家创新的同时,有学者语重心长地指出同学们应注重研究方法,明确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科的规范和常识,此外,要扩大阅读量以充实论证。诚如朱立群老师在评论中所说:在国际关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需要好好地看世界。”在评论的环节,多位学者认为,尽管与会博士生都具有了一定的文献梳理意识,但是对于外文文献的过度依赖反而不利于国际关系现实问题的研究。除此之外,来自外交学院的陈志瑞老师从编辑的角度就文章的写作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他指出,一篇好的学术文章有三个主要要素:问题、叙事、文字。详细说来,就是问题意识;运用概念、理论方法和核心事实说明问题;文字写作符合规范。同时指出,学术研究的第一目的是求真,不是解决问题;政策分析才是解决问题。
相较此前几届的博士生论坛,本届论坛做了一些调整和创新。首先是在论坛结束后,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个与编辑的交流环节。希望通过博士生和编辑之间的直接交流、沟通,加深对所从事研究的重视,进行更为客观实际的研究探索。此外,本届论坛设计的另外一个环节是往届的博士生与在读博士生的交流。以此希望互通有无,汲取经验。再有,本届博士生论坛举办期间,各位评审老师都分别根据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发现的研究短板,为在座的博士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书单。此书单不仅局限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同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等其它范畴。比如王政毅老师推荐的《Modern Political Geography》,《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以及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这些对于同学们此后的研究有非常好的实际借鉴意义。
此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际上,作为国内高水平的博士生论坛,历届入选学生的论文都会集结成册,部分学生的论文在评审老师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已经发表在国内的期刊杂志上。很多同学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博士生论坛发现,激励和鼓励了他们。
第七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生论坛综述
吴湘宁
2012年8月18-1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生论坛在外交学院对外交流中心举办。此次博士生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以及《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欧洲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在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后,来自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16位博士生脱颖而出,入围参加本次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主持了论坛,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辞。朱教授指出本届博士生论坛将延续历届论坛的宗旨,也即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建设和鼓励学术创新,为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生提供一个创新、多元、兼容并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讨论平台。
在整个论坛过程中,本着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敬重学术,敬畏学术的精神,对所有相关议题进行了严肃、客观、深入、深刻的探讨。论坛文章主题涵盖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既有对历史问题的追溯,比如贾付强同学关于“俄罗斯东正教的公共外交活动及其启示(1943-1953)”的分析;也有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关注,比如王亮同学就“欧债危机与欧盟一体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总体来说,本届博士生论坛围绕以下主题进行:理论思考,中国的崛起与对外关系,美国对外战略挑战,欧债危机,全球治理以及公共外交。
在理论探讨的部分,同学们在梳理和介绍理论的同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研究设计。论文对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提出质疑,并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创新的见解。比如步少华同学认为温特的结构—施动者模型过于简单,在对结构化理论进行审视后,作者以“结构和行为体的相对重要性与关联性是随着社会本体深度的变化而逐渐调整的”为逻辑,提出自己的一套结构—施动者模型。以此希望能够“打破原有建构主义研究的中心概念—文化,有助于弥合理性主义与理念主义之间的鸿沟”。金新同学从空间转向的命题出发,借鉴相关学科,将空间作为一个变量,以空间的思维审视国际社会,试图对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作补充,构建国际关系的空间理论。
在关于中国外交的讨论中,以中国国力上升为背景,本着对中国大战略的好奇与追问,李侃同学对“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与现实世界存在冲突,而这些冲突的背后隐含着中国理想世界的雏形。”指出由于“中国自身的独特性和巨大的规模效应,使中国无论做出何种国家意义上的政策决策都足以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关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王冲和祝鸣两位同学分别从“缅甸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以及“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非基建合作”两个事件出发,主张中国需要在“国家政策、企业治理、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方面提出应对之策,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祝鸣的文章中认为,“在推动非洲地区一体化方面,中国可以逐步完善从非洲全局的层次进行前瞻设计和谋划;同时,中国企业应更为重视国际交流和对话,从而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增信释疑;此外,也应借助国际组织和基金会的力量加强国际宣传”。这些在作者看来都有助于提高中国更高的国际可信度,推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
针对美国亚太战略,凌胜利和郭杰妮两位同学,从联盟的角度以及离岸制衡的角度,基于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因,指出中美关系是影响亚太联盟转型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外交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凌胜利同学认为,“为了管控中国的崛起,美国借助亚太盟友共同施压,为了适应当前美国亚太战略、对华战略的需要,美国开始调整其亚太联盟转型,未来美国亚太联盟将主要受到美国对华战略的遏制与接触程度的影响,呈现岛链化、北约化、雁阵化、赫尔辛基化四大趋势。”周厚虎的文章则关注美国霸权战略中的软实力要素,指出“在美国的崛起以及美国霸权的确立维系过程中,观念文化和制度等软实力要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国民观念,国家文化以及国际制度为基本变量分析了美国霸权战略中的软实力因素。作者认为“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巧实力’外交理念,与新孤立主义、新干涉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和平论一样,是美国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新标签”;“确保美国全球霸权优势,基于对权力和安全追求的现实主义理论依然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
在目前世界面临全球治理能力不足的背景下,陈建山和余博闻两位同学从“新兴大国”崛起的角度,认为“新兴大国”应该更多的融入全球治理领导机制,加速全球治理领导机制的改革进程,具有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余博文同学对文献进行了深入梳理,明确分析了在现有领导体制衰落的情况下,影响权力交接的核心因素,并提出双核模式,也即“通过以BRICS为轴心整合南南合作,进而在G20内部建立BRICS-G7双核领导体制”,以期以此推动全球治理获得新领导力量。韦进深同学集中关注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一事实,指出在国际体系转型时期个别成员国利用了一些体系的松动和规则的退化。该文明确了为了解民主国家的遵约问题,了解其国内政治制度的必要性。这篇文章让我们思考有些国际规范是否太过超前。
在论及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之一的“欧债危机”时,王亮的文章意在对欧债危机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互动进行直观分析。他指出欧债危机的根源所在,也即南欧国家出现问题带来系统化危机,同时,他对当前欧债危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作者认为解决欧债危机的办法是要完善或者建立相应的金融稳定机制以及共同的财政纪律。依作者的观点,欧盟一体化水平会随着欧债危机的解决而进一步提高。
作为本届论坛唯一一篇涉及公共外交的文章,贾付强同学从宗教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俄罗斯东正教会在1943-1953年期间对外所展开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并指出这些活动对于构建苏联和平的国际形象的重大意义。
鼓励各位同学发现、提出问题,并在论述和解决问题层面上勇于创新是举办博士生论坛的目的所在。入选的论文无一不体现着博士生在理论和实证研究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性思考。专家的指导和精彩点评是论坛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论坛成功的基础。各位与会的专家在认真阅读相关论文后,本着学术平等的原则,从学术的角度,针对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明确指出可供改进的建议。比如,就“新现实主义适用于对外政策分析吗”一文,与会专家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探讨权力结构对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而没有必要沉浸在70年代的Waltz的论述中”。针对与会博士生在选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学者建议各位同学“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过去40年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仔细认真地梳理,明了国际学术界最前沿的研究”,这有助于各位同学提出和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希望同学们的研究能够“落到基层,找出具体问题,进行实在研究,而不是站在一个学科的制高点指点江山”。在鼓励大家创新的同时,有学者语重心长地指出同学们应注重研究方法,明确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科的规范和常识,此外,要扩大阅读量以充实论证。诚如朱立群老师在评论中所说:在国际关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需要好好地看世界。”在评论的环节,多位学者认为,尽管与会博士生都具有了一定的文献梳理意识,但是对于外文文献的过度依赖反而不利于国际关系现实问题的研究。除此之外,来自外交学院的陈志瑞老师从编辑的角度就文章的写作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他指出,一篇好的学术文章有三个主要要素:问题、叙事、文字。详细说来,就是问题意识;运用概念、理论方法和核心事实说明问题;文字写作符合规范。同时指出,学术研究的第一目的是求真,不是解决问题;政策分析才是解决问题。
相较此前几届的博士生论坛,本届论坛做了一些调整和创新。首先是在论坛结束后,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个与编辑的交流环节。希望通过博士生和编辑之间的直接交流、沟通,加深对所从事研究的重视,进行更为客观实际的研究探索。此外,本届论坛设计的另外一个环节是往届的博士生与在读博士生的交流。以此希望互通有无,汲取经验。再有,本届博士生论坛举办期间,各位评审老师都分别根据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发现的研究短板,为在座的博士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书单。此书单不仅局限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同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等其它范畴。比如王政毅老师推荐的《Modern Political Geography》,《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以及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这些对于同学们此后的研究有非常好的实际借鉴意义。
此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际上,作为国内高水平的博士生论坛,历届入选学生的论文都会集结成册,部分学生的论文在评审老师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已经发表在国内的期刊杂志上。很多同学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博士生论坛发现,激励和鼓励了他们。